昨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:“你身边的有钱人教会了你什么道理?”看了前几百条回复,大部分真的都是一个意思:赚大钱,学会利用资源,内心无情,没有道德责任。
01铲卖文化的本质是锻炼一切。
听说知乎要上市了。这个消息被认为是略带调侃。产品之初,出发点是优质的内容交流社区。十年的积累,在文化价值APP里真的是绝无仅有。然而这两年各种商业运作,融资也是一轮又一轮,有很多,比如腾讯,百度,今日头条。
标榜人均年薪百万的知识分子,最终都会世俗化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智虎是一个卖铲子的商人。产品是人的思想的实现,所以人是产品。
一方面,他创造了一个文人向往的乌托邦,吸引了流量的关注。另一方面,他依靠那些奇葩信托的创意,整合了大量资源。
这和我们现在的个人品牌/ip的逻辑真的很像。V的培养也离不开价值输出,吸引流量,实现商业。价值的输出可以是原始的、处理的或集成的。不管你分享什么,只要目的明确:别人能从你身上得到什么?
谁掌握流量谁就是王。有了流量,项目可以互助,商品可以变现,广告可以投放。这就是卖铲文化的精髓。
02财富积累可以是服务费。
这两天接到营销电话,要求“地图标注”。我去年写过一个类似的项目,在泡泡网上赚钱。为什么一年又一年过去了,还是有很多同伴?由于信息渠道不畅等原因,这项业务一直有利可图。表示个人可以这样做,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太穷了。于是就有人靠这个小众项目,赚得盆满钵满。
不难知道,这些广告主在想象315晚会上曝光的“简历出售”时,是如何得到各个企业主的联系方式的。
方式无非就是58同城、企业搜索、天眼查的网站集合。这种0成本的服务,在百度首页找到的都是竞价广告。
它的利润高吗?高,一次可以赚几百块。上架的地图越多,响应的服务费就越贵。
现在信息蓬勃发展,还会有人傻到掏钱买吗?我们倒过来想想,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钱做广告呢?不赚钱,他在做慈善,做公益。答案显而易见。肯定是有利可图的。这种虚拟产品,成本极低,何乐而不为呢?
03财富的积累也可以是信息差的收费。
去年短视频火了一年,我关注的几个博主都高30-50W。很多都是齐头并进,实现了半年净利润百万的神话。Tik Tok将造福人类,这已成为共识。
有些人依靠搬运货物,
有些人依赖奖励,
有些人依靠训练,
其他人依靠不良信息出售Tik Tok认证。
这个项目是Tik Tok为企业主提供交通支持的双赢。但如果你深入了解,就会发现渠道信息差异真的很大。
1.通过Tik Tok官方认证,售价600元。2.Tik Tok服务商认证,价格500元。
Tik Tok需要服务商协助其推广政策,所以提供的奖励也很丰厚,单笔提成420元,所以对外价格会有些优惠。
3.经服务商代理认证,价格400元。
热门个人,找服务讨论帮忙,拿提成。
4.信息流广告渠道,价格1000+以上。
很明显,他赚的是信息差的钱。
说到这,泡泡网赚钱让我想起了电商行业的一个段子:一件商品,工厂出1元钱,网上批发卖2元,在拼多多卖5块钱,淘宝卖10块钱,天猫卖20元,JD.COM在网上卖40元,聚美优品80元…
不同渠道的用户,信息成本不同,对价格的感知也不同。
这是一个省钱的好方法。给一个产品拍照,分不同平台试着看。
04打破信息鸿沟,靠的是逆向思维。
项目卖点很多,发单思路很清晰。困难在于如何使交通顺畅。
所以那句话:做什么项目,学什么广告。搞流量只有两种方式:付费和免费。如果付出不多,直接去各个平台开竞价广告。免费简单,我们可以反向效仿别人的营销文案。
知乎搜索关键词:蓝V认证
百度搜索关键词:Tik Tok蓝V认证
大众搜索关键词:Tik Tok蓝V认证
类似的平台还有很多,你可以自学所有的东西。
抖音国际版、火山、哔哩哔哩、微博、小红书、天眼茶…用户在哪里,你就去哪里。如果你在那里看过营销广告,就习惯性地浏览一下。
如果你想赚钱,你必须学习“中心思想”。学会整合资源,学会借力打力,学会以小见大。如果说赚钱的本质是:选产品+搞流量。在“中央人民心目中”,连“选拔”都省略了。只要学会搞交通流量,什么都有了。
深挖一口井,专注于一个点,明年的今天,让我们看看你有什么不同。